虽然是一场完全免费的公益性活动,但长春航展在内容上丝毫没有打折扣,除了八一红鹰天之翼三大飞行表演队以外,还有各型主力现役战机的飞行表演,整体效果震撼且精彩。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悬泉置遗址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遗址,被正式列入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环球网记者 徐娜】遥望两千年前,丝绸之路上曾有一座重要的枢纽,像长长的丝巾中间挽出的一个精美花结,分外夺目,它就是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驿站遗址—悬泉置。
地处要害之路,东望酒泉而西视敦煌,曾担负着迎来送往、传递信息、中外沟通的历史重任。据悉,悬泉置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并且是考古发掘第一次所证实的驿站遗址。7月30日,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悬泉置遗址,在近距离体验汉代木简这一中华文化重要文字载体的同时,也了解到悬泉置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其留存的大量文物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中西经贸交流的兴盛,并从大量简牍文书中看到过往人物生活的历史场景。1990年至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考古发掘面积4675平方米,考古发掘包括坞堡、马厩、房屋、古驿道等,出土文物包括简牍文书35000余枚、帛书10件、纸质文书10件、丝织品、农作物及家畜骨骼等,总计7万余件。数量众多的简牍,为研究我国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交通、邮驿、民族、文化、习俗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记者了解到,悬泉置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后,是一个驿置机关我们的国防事业,最需要也最倚重的,正是代表着未来的青春少年。其中贯穿着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统一的生成原则,彰显出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坚持以武止戈,强调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深刻阐释了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军事价值理念。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实战化训练、全面提高备战打仗能力,强调把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把我军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推动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推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提出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等等。坚持政治引领,强调军事服从政治,政治性是军队的本质属性,深刻阐明了军事力量的政治本质,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政治建军方略。强军目标既包含逻辑结构,也擘画时间进程。
习近平强军思想在世情国情军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孕育生成,在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的过程中丰富发展,凝结着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建军治军强军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2012年底,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
强军目标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最基本范畴,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逻辑原点和价值标杆。2016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要求。二是立起十一个明确四梁八柱。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审视当代中国军事问题,敏锐洞察新时代军事领域的矛盾运动,深化了我们党对军事领域一些基本问题的规律性认识,蕴含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
两个结合使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体系化发展拥有强劲动力与广博空间。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推动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等等。五个坚持作为一个整体,是新时代党指导军事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军事领域的生动运用,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活的灵魂。201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驻穗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特别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主席先后于2017年底和2022年底对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作集中阐述,从十个明确到十一个明确的系统阐发,反映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在时代演进和实践创造中不断丰富发展。从此,习近平强军思想在体系化建构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丰富立体的理论整体。
坚持敢打必胜,强调战争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比拼,深刻阐明了增强斗争精神和提高斗争本领的必要性,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精神优势、理论威力。这是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刚摄/本刊以强军目标为牵引,以十一个明确为主干,以五个坚持为精髓,习近平强军思想涵盖新时代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领域各方面,贯通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全过程,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结构严谨、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具有多重面向的跨领域特征、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特征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经纬结构,横向可分为国家安全思想、军事战略思想、军队现代化思想、全民国防思想、军事哲学思想五大板块。
习近平强军思想注重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提炼开拓进取的精神原力,从中华文化经史典籍中撷取精辟的话语词汇,充分汲取蕴含其中的战争观念、治军智慧、战略思想、兵法谋略等,浸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习近平强军思想郑重写入党章。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官兵野外机动(2023年7月21日摄) 季鹏摄/本刊新时代建军治军强军规律的深刻揭示。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体系化发展过程,是深邃思想与非凡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理论与伟大实践相互激荡的过程。习近平强军思想围绕强军目标推进和展开。强军目标是对人民军队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拎起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经纬结构,横向可分为国家安全思想、军事战略思想、军队现代化思想、全民国防思想、军事哲学思想五大板块强军目标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最基本范畴,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逻辑原点和价值标杆。
习近平主席先后于2017年底和2022年底对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作集中阐述,从十个明确到十一个明确的系统阐发,反映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在时代演进和实践创造中不断丰富发展。强军目标既包含逻辑结构,也擘画时间进程。
这五大板块、四个层面有机贯通,共同构成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阐释图景,呈现为成熟的科学形态。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既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也要深刻领会其中贯穿着的历史主动精神、创新创造追求、刚健有为品格,以奋斗奋进姿态扛起使命责任,以苦干实干韧劲攻克艰难险阻,切实把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真理魅力转化为推进强军事业的实践伟力。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习近平强军思想郑重写入党章。坚持以武止戈,强调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深刻阐释了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军事价值理念。从此,习近平强军思想在体系化建构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丰富立体的理论整体。一是提出强军目标理论内核。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执笔:杨威 周俊杰)。
同时,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创新发展上也表现为同频共振、高度契合的内在关联。把握规律的自觉理论创造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体系化发展,是在时间线索上展开逻辑结构的思想史,也诠释着党领导人民军队开拓前进的奋斗史,是理论创新自觉自为生成发展的过程。
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在党的二十大后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以十一个明确的新概括系统阐发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创造性提出五个坚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集中反映了新时代建军治军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
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和塑造强军成就,强军成就印证和升华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一个明确的主体框架呈现更加完备的体系结构。习近平强军思想在世情国情军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孕育生成,在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的过程中丰富发展,凝结着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建军治军强军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坚持积极进取,强调军事领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积极进取才能掌握先机和主动,深刻突显了发挥自觉能动性的重要性,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主动精神、开拓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人民军队实现革命性锻造、整体性重塑,党指挥枪的根本优势巩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明显提速,建设模式和治军方式加快转变,全军在革弊鼎新、重构再造中实现跨越发展。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体系化发展,是思想发展的必然历史过程,也是理论创新的自觉自为过程,贯穿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从2017年底至今,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回答时代之问、胜战之问中不断作出新的概括和阐发。
强军目标是对人民军队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拎起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7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东部战区机关,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东部战区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